標籤:屏東,高雄,臺南,嘉義,雲林,彰化,臺中,苗栗,新竹,桃園9K金回收,10K金回收,14K金回收,18K金回收
K金
K金一般有白K金和黃K金、14K與18K之分,正統的白K金便是14K,除了含有14/24K的黃金成份外,另外還有銀和金巴金等,因此色澤會較黃K金色白,但是本體仍會略帶微黃色,再加以電鍍整理,而一般所謂的18白K金,則是以18黃K金外表電鍍處理,因此當您的白K金飾品因磨戴損而露出微黃色時,不要以為是受騙上當,黃K金亦含有少許相同的成份,但是因為黃金的含量較高18/24K,因此色澤上偏黃。
時下流行的玫瑰金或灰金有兩種處理,一種是以一般K金電鍍以處理顏色,一種則是改變K金的成份,在K金配方中加入鎂、銅、鎳等會造成色變的貴金屬,而為求色度明顯,其黃金成份一般比六成還低,但是還要視各家的配方而定。除特殊色之K金飾品以外,一般黃金的成份愈高成本愈高,但是K金若有經過回收再製,除非其製造及回收為同一商家,否則會因為每家的金屬配方不同而造成金屬品質上的些微降低。
白金
白金常被誤解為K金一族,事實上,白金與含黃金成份的K金是完全不同的二種金屬,有些純度較低的白金是由10~20%的鎳,再加上鋅、銅、鉑和金巴混合而成。目前台灣已有製作高品質PT900鉑金的能力,其純度極高且不需加其它金屬,本身的穩定性高、硬度也比黃金高、抗酸抗氧及良好的導電性,讓它成為具有約二倍黃金價格的貴重金屬,但是其高硬度及高韌性導至加工不易,因此僅有少數的公司能具備白金製作及加工技術。
黃金
國內使用的黃金,純度一般有999.9或是995兩種,國外進口金飾則有可能為純度950或900之金飾,台灣因為保值觀念重,重視變現方便,因此著重在999.9的高純度上,事實上不同的純度要求,有時是為了加強其商品的硬度以固定造型及延長佩戴的時效所致,純度稍低其實較能呈現高難度的工藝及設計感,以佩戴的效果及實用性而論,純度愈高的金飾愈軟也較容易變形,因此在商品的選購上應視個人的需求決定而非視其經濟價值。
測試K金成色的方法
K金的成色有二十多種,相差l~2K成色的K金,對外行人來說是很難分辨的。以往曾有部分不良的商人,用成色不足的K金售賣予顧客以謀取暴利。香港政府有見及此,為了維護香港金飾在世界上的聲譽,在1985年開始立例管制黃金成色標準,檢控任何出售成色不足的金飾的不法商人。
黃金成色的檢驗需要經過十分複雜的化學程序和計算方法,才能得出準確的結果,這是很難在一般性的檢驗金飾時進行的;所以,行內的人通常是利用一種稱為"拍金"的對比方法來檢驗K金的成色。
進行"拍金"檢驗成色法,首先要準備適量的藥劑、試金 石(Lydian stone或Touchstone)【註5】標準成色的K金板【註6】和一塊濕布。測試時,用濕布把試金石的表面抹乾淨,將需要檢驗的金飾在試金石上磨一道約2~3厘米(cm)長的窄窄金痕,跟著在金痕旁邊磨上相對的標準成色金板-例如要檢驗的是18K,就用18K標準成色
金板;要檢驗的是14K,就用14K的標準成色金板。要注意兩者在試金石上所磨出的金痕要大致相同。這時在兩道金痕上同時塗上一層藥劑,再塗上一層藥劑,然後細心觀察兩者是否同時漸漸消失。如果試金石上金飾的痕跡比標準成色金板的痕跡消失得快,這是表示該金飾的成色低於標準成色,換句話說,如果所用的是18K標準成色金板,那麼,金飾的成色就低於18K,這時就需要試用較低成色的標準成色金板再進行測試。相反的,若標準成色金板的痕跡先消失,那麼,便表示金飾的成色高於所試的標準成色金板了。
標準成色金板 由lK~24K均有,日常只需備有9K、14K、18K、20K和24K等幾種便足夠應用。